蜡梅花带动北碚农文旅融合发展

本文转自:人民网重庆频道
蜡梅花带动北碚农文旅融合发展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
中国最美乡村柳荫镇东升村 。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
【蜡梅花带动北碚农文旅融合发展】人民网重庆1月20日电 近年来 , 北碚区依托生态景观优势 , 整合蜡梅资源 , 发展蜡梅产业 , 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, 整体带动北碚乡村振兴建设 。
小小蜡梅花 结出致富果
北碚区种植蜡梅已有500多年历史 , 品种达60多个 , 栽植面积上万亩 , 是我国蜡梅栽种面积最大、品种资源最丰富的蜡梅栽培区 。
以静观镇素心村为例 , 在上世纪70年代初 , 斜石村四队就集体种植上百亩蜡梅 , 首次将蜡梅产业纳入集体经济 。到90年代末 , 川心村小学周边种植蜡梅约300亩 , 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蜡梅基地 。
也是在这个过程中 , 北碚区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--发展蜡梅产业 , 这让居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。
目前 , 北碚区现有花木种植面积6.99万亩 , 占全市总量的12.55% , 蜡梅种植面积1.2万亩 , 占全区花木种植的18.2% , 占全市蜡梅总面积的85% , 主要集中在静观镇、柳荫镇 。
但是单纯的依靠简单种植 , 初级售卖 , 那么不久之后迎来的将是同质化竞争 。
北碚区委区政府经过研究 , 找到了合适的道路---坚持蜡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, 主要销售蜡梅鲜切花 。同时 , 发展蜡梅种苗 , 通过压条、播种、嫁接、扦插等方式繁殖 , 素心蜡梅就主要采用压条繁殖 , 具有不变异、成本低等优势 , 可年产种苗16.5万株 。
在如何扩大销量上 , 北碚区坚持与时俱进 , 利用抖音、宜花网等平台年销售量达10万束 , 产品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 。
目前北碚区蜡梅干花年产13吨 , 产值130万元 。菩璞生物、荣伟生物二次开发的蜡梅香水、蜡梅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已达50余个 , 通过线上+线下的销售模式 , 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。
打造产业链 带动村民致富
静观镇、柳荫镇充分利用和发挥地理、生态、土地等资源优势 , 逐步探索确立了“发展生态观光农业、创建美丽休闲乡村”的总体思路 , 并通过项目招商、村企联建、股权化试点等系列举措 , 走上了创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, 团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 。
邓纪会是北碚静观有名的返乡创业人员 , 也被当地花农称为“蜡梅仙子” 。2017年 , 她在广州进行蜡梅花主题花艺表演时 , 现场不少人觉得蜡梅漂亮 , 但大家却叫不出花名 , 产自哪里 , 这让她感到失落 , 决定要回家乡创业 。如今 , 邓纪会的合作社已经发展起来 , 她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让家乡的蜡梅花香飘得更远 。
柳荫镇的吴贤文和罗自全都算得上是种蜡梅花的坚定追随者 , 现在他们依靠种蜡梅花成为了发展致富的带头人 。他们通过土地出租和园区合作社就业获得的收入远比种粮强 。
目前静观镇、柳荫镇的蜡梅园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劳作岗位 , 还创造了新型合作模式 , 带动近百余户居民共同致富 。园区创造了“市场+公司+合作社+村集体+农户+科普+赋闲”新模式 , 为农户提供蜡梅及其他花材的优质品种、技术指导 , 低价购买农资 , 产品兜底收购等 , 促进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 , 带动农户共同致富模式 。
同时 , 北碚区加强与西南大学合作 , 对蜡梅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 , 先后开发出蜡梅香水、面膜、洁面皂等20多个品种;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 , 开发了蜡梅鲜切花礼盒、蜡梅精油、蜡梅护肤品、蜡梅冻干花、蜡梅桩头、蟠扎盆景等产品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