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树市场低迷换个思路柳暗花明


桂花树市场低迷换个思路柳暗花明

文章插图

九月 , 正是桂花飘香时节 。 几年前 , 每年飘香的桂花并没有入祝鸣川的眼 , 要么任其自然飘落 , 要么以一斤几元的价格 , 卖给外省来的收花客 。 但现在 , 祝鸣川十分宝贝这些桂花 , “没有它们 , 我的桂花延伸产品就做不出来 。 ”
温江是桂花树种植的主要基地 , 全区大约有五万亩桂花树 。 但近年来 , 桂花苗木市场一路走低 。 以树径10公分粗桂花树为例 , 其价格已从2013年的1800元左右一株 , 下跌到目前的400元左右一株 。 低迷时期 , 除了低价销售外 , 一些肯动脑子的种植户 , 开始尝试走新路:开发延伸产品 , 一树多用 。
祝鸣川是温江区一位老资格的桂花种植大户 , 树径10-20公分的桂花树就多达5万棵 。 秋季是桂花苗木交易的旺季 , 但祝鸣川最关心的不是市场上苗木的价格 , 而是成都的天气 , “如果明天早上不下雨 , 我们就要开始摘桂花了 。 ”9月23日 , 祝鸣川这样对采访人员说 。
2011年桂花盛开时 , 祝鸣川也尝试过把盛开的桂花制成干花销售 , 但并不成功 。 总结失败的原因中 , 有一条与气候有关 , “我们的品种主要是八月桂 , 八月开花 , 这个时期成都雨天多 , 空气湿度较高 , 花收集后 , 变质速度非常快 , 很难保存 。 ”
但失败并没有彻底打消祝鸣川打桂花的念头 。 2013年 , 一次偶然的机会 , 祝鸣川接触到了来自台湾的桂花乌龙茶 , 并促成了他的台湾之行 , “没想到用桂花可以制作成这么多的延伸产品 。 ”
【桂花树市场低迷换个思路柳暗花明】祝鸣川准备在9月24日当天 , 开始采摘桂花 , 为此他特意聘请了30多位农民 。 为了延长花的保存期 , 他特意选在桂花还未完全盛开的时候采摘 。 花采摘下来后 , 会通过不同途径变成延伸产品 , 其中一种是直接制作成桂花酿:把采摘下来的花用开水过一遍 , 消毒杀菌 , 然后用冷水过一遍 , 再与白糖等放在一起封罐 , 发酵一个星期后就能制作成桂花酿 , “吃面包的时候 , 可以刷上一层 , 味道很不错 。 ”
除了制作桂花酿外 , 祝鸣川还找到了邛崃的茶园跟自己合作 , 一起制作桂花茶系列产品 。 不过相较于第二产业的转变 , 祝鸣川更希望能在第三产业上有作为 , “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四季桂栽种 , 建立桂花博览园 , 发展休闲观光旅游 , 实现从种树卖树 , 到种树卖环境的转变 。 ”
虽然已经坚定了要走桂花延伸产品的路子 , 但祝鸣川并不急于求成 。 在他看来 , 未来5年时间 , 桂花苗木的产值仍然会高于延伸产品的产值 , “延伸产品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 , 在这过程中可能也会碰到很多新的问题 , 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 。 ”
在温江的桂花树种植户群体里 , 忙着转型的 , 并不只有祝鸣川一人 。
9月22日 , 采访人员在温江涌泉街道见到王燕时 , 她正忙着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发货 , 一个个包裹里装的都是桂花面膜 , “这个产品我们刚刚推出一个多月 , 反响很不错 , 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人给我们下单 。 ”

推荐阅读